您喜歡“真花”,還是喜歡“假花”?如果假花製作的比真花還逼真還美麗,您寧可選擇“真花”,還是選擇“假花”?這樣問並不是提倡塑膠花,也不是推介真花,只是這個社會太多假東西,搞得人人眼花繚亂,真假顛倒,不禁教人有感而發。
世上充斥著許多幾可亂真的假東西,包括假錢幣、假義款、假保險、假選美、假直銷、假結婚、假廣告、假新聞。連人都可以假,假美女、假乳房、假官員、假警察、假尼姑、假和尚,還有假學生、假老婆、假老公、假孤兒、假孕婦,甚至連死人都還有假死人……噢,快瘋掉!這些矯飾的寶貝都是社會的膿瘡。
這個社會之所以鬼計叢生,冤案頻頻,就是因為有太多假的東西。假的東西越來越逼真,害得正派經營的“真東西”就快受不了而蠢蠢欲動--“如果做假都比真的還要真,那麼做真的又來幹嘛呢?”於是,人心開始思變;不是變得越來越好,而是越變越壞,還變本加利。人心的品質開始走下坡!
難道“假的”可以胜過“真的”嗎?廢話,當然可以!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給人類做了一個驗証,証明“假的”的確可以贏過“真的”;那一年,美國一所高級中學聯合主辦了一項“模仿卓別林”比賽。卓別林也悄悄報名參加這項比賽。結果卓別林敗給了一名在藉中學生。現場的裁判們輸給了自己的眼光。原來,真假是可以顛倒的,是非也能加以揉搓。
社會落入真假不分的僵局,隨時泥陷僵局而不自知的犧牲品就會是我們自己;而我們若不希望社會落入真假不分的僵局,必須靠我們耳聰目明的裁判,也要靠我們對假的東西深惡痛絕;把假的、虛偽的、不真誠的,一律拒絕。無論是利誘還是威逼,不管佈局多精巧、假話多迂迴,都該拒絕到底。
Sunday, October 22, 2006
Saturday, October 21, 2006
意志不死 文化不止--20年前,新山的文化如雨後春筍,沙漠終於起了變化........
20年前,新山的文化如雨後春筍,沙漠終於起了變化;當年,音樂工作者陳徽崇、舞蹈工作者陳清水、詩人小曼陳再藩,以及相聲工作者姚新光,三陳一姚懷抱滿腔熱情,帶領著新山寬柔中學的幾個小毛頭,包括“新山四大小天王”黃曉君、陳浩源、胡志強、廖聰文,一起為新山文化盡力,成為新山文化的播種先鋒。
當時,正是第一次全國華人舞蹈節在新山舉行,“九舞”的璀燦光茫,燃亮了文化沙漠。它開了新山人的眼界,也為新山的文化啟了航。
20年後,小毛頭已為人父母;黃曉君已是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,也是一名努力追求專業的聲樂演唱者,陳浩源在學術上繼續精進,廖聰文站在慕尼黑歌劇院的舞台上,胡志強表面繼承著父親的事業,實地里依然走著推動地方文化的路線。大家各有所成,頭上各頂一片天。
20年的歲月,文化推動者來來去去,他們走過顛簸,嗅過文化的芳香,流過孤寂的淚水,終於也留下了足跡;對人的一生來說,20年是漫漫長路,對這片土地卻僅是一瞬。2位當年的“小天王”黃曉君、陳浩源,20年後重聚在《聚笑集》推介與“笑迎明天”相聲晚會中,唱著游川詞、寬中合唱團團友陳強喜作曲的《海》。
他們唱道“人要有大海的胸懷/才好看海/看潮夕的漲落/受太陰的支配/看洶湧的波濤/受海岸的限制/人們從大海要去了那麼多/海還是海/海還是海/潮汐依舊漲落。”詩里行間,似乎給文化工作者的生命力,作了最好的注解。
黃曉君與陳浩源重聚在舞台上,為姚老打氣,20年前跟著長輩“跑龍套”的日子,歷歷如昨。20年玄黃乍變,大家百感交集。姚老當年懷抱的熱情,轉成一種屬於文化人的急迫感,這種時間上的急迫感,不禁教人心疼;他說道:當他知道了癌症(他形容這是一場要命的病),使他感到事不宜遲,必須赶快把相聲藝術相關資料收集並整理。於是,有了《聚笑集》。
前浪伴著後浪一起成長,一起成熟,眼看後浪一天天的茁莊,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好無情。縱然人的生命太脆弱,有著許許多多的限制,但人的意志無遠弗屆,一如大海的浩瀚。新山文化從零到一,就是最好的証明。造就文化的永恆,需要百折不輟的意志,哪怕時空有限,潮汐漲落,意志不死,文化不止,文化不止,它伴我們終身。
當時,正是第一次全國華人舞蹈節在新山舉行,“九舞”的璀燦光茫,燃亮了文化沙漠。它開了新山人的眼界,也為新山的文化啟了航。
20年後,小毛頭已為人父母;黃曉君已是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,也是一名努力追求專業的聲樂演唱者,陳浩源在學術上繼續精進,廖聰文站在慕尼黑歌劇院的舞台上,胡志強表面繼承著父親的事業,實地里依然走著推動地方文化的路線。大家各有所成,頭上各頂一片天。
20年的歲月,文化推動者來來去去,他們走過顛簸,嗅過文化的芳香,流過孤寂的淚水,終於也留下了足跡;對人的一生來說,20年是漫漫長路,對這片土地卻僅是一瞬。2位當年的“小天王”黃曉君、陳浩源,20年後重聚在《聚笑集》推介與“笑迎明天”相聲晚會中,唱著游川詞、寬中合唱團團友陳強喜作曲的《海》。
他們唱道“人要有大海的胸懷/才好看海/看潮夕的漲落/受太陰的支配/看洶湧的波濤/受海岸的限制/人們從大海要去了那麼多/海還是海/海還是海/潮汐依舊漲落。”詩里行間,似乎給文化工作者的生命力,作了最好的注解。
黃曉君與陳浩源重聚在舞台上,為姚老打氣,20年前跟著長輩“跑龍套”的日子,歷歷如昨。20年玄黃乍變,大家百感交集。姚老當年懷抱的熱情,轉成一種屬於文化人的急迫感,這種時間上的急迫感,不禁教人心疼;他說道:當他知道了癌症(他形容這是一場要命的病),使他感到事不宜遲,必須赶快把相聲藝術相關資料收集並整理。於是,有了《聚笑集》。
前浪伴著後浪一起成長,一起成熟,眼看後浪一天天的茁莊,時間真的過得好快好無情。縱然人的生命太脆弱,有著許許多多的限制,但人的意志無遠弗屆,一如大海的浩瀚。新山文化從零到一,就是最好的証明。造就文化的永恆,需要百折不輟的意志,哪怕時空有限,潮汐漲落,意志不死,文化不止,文化不止,它伴我們終身。
待客之道--“亞洲魅力之所在”是我國一直努力打造的金字招牌,更要讓這塊招牌打進全球公民心中。
“亞洲魅力之所在”是我國一直努力打造的金字招牌,更要讓這塊招牌打進全球公民心中。當局一方面在極力促銷馬來西亞,凸顯我國特色,但有辱國體的事件卻不斷啃蝕我國形象。它們的殺傷力比非典疫情還可怕;根據馬來西亞旅遊部數字顯示,今年上半年赴我國的中國旅客,比去年同期銳減49%,還低於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的同期人數。
外國人在本地被歧視,被勒索、被無禮對待、甚至被殺害等等冤情,隨著中國女郎申斥受辱事件之後,繼續登上檯面。有損國體的丑事接二連三,報章上又有一名日本學生指証2名警察勒索。它們不是單純的紛爭與執法人員濫權,而是演變成國家外交的絆腳石。每一道申訴像引爆的地雷,重擊國家的“招牌”。
每個國民,尤其是政府人員以及各入境處公務員、工作人員,應矗立良好的待客榜樣,了解他們的外交任務。舉凡警察、旅遊業者、餐廳服務業、德士巴士司機等等,都應以客為尊,唯護國家國際形象為己任。這些國家第一線禮賓司,直接影響旅客對我國的印象。
在國家形象陷入危機之際,我們應該痛定思痛,改善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;國內安全部副部長拿督諾奧瑪的“回去論”,是教國人難堪的錯誤示範;公務員做錯事,損失最大的是整個國家。大家都必須放寬眼界與心胸,對外國人一視同仁,了解客人的需要,甚至為他們提供協助。
國與國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,各國的經貿、文化組織仍至於民間老百姓往還情況已不再是點與點之間的接觸,而是面與面的整體互動。加上無遠弗屆的各國媒體訊息,使國門裏面發生的事情,將會讓全世界都看得到。
外交問題,國家形象,不是外交官員的責任而已,舉國上至官員,下至百姓,都應體認到這份責任;大家代表的是“馬來西亞”,莫讓辛苦建立的國際情誼,毀於一小撮不顧大局的國民手上。
外國人在本地被歧視,被勒索、被無禮對待、甚至被殺害等等冤情,隨著中國女郎申斥受辱事件之後,繼續登上檯面。有損國體的丑事接二連三,報章上又有一名日本學生指証2名警察勒索。它們不是單純的紛爭與執法人員濫權,而是演變成國家外交的絆腳石。每一道申訴像引爆的地雷,重擊國家的“招牌”。
每個國民,尤其是政府人員以及各入境處公務員、工作人員,應矗立良好的待客榜樣,了解他們的外交任務。舉凡警察、旅遊業者、餐廳服務業、德士巴士司機等等,都應以客為尊,唯護國家國際形象為己任。這些國家第一線禮賓司,直接影響旅客對我國的印象。
在國家形象陷入危機之際,我們應該痛定思痛,改善國人待人接物的方式;國內安全部副部長拿督諾奧瑪的“回去論”,是教國人難堪的錯誤示範;公務員做錯事,損失最大的是整個國家。大家都必須放寬眼界與心胸,對外國人一視同仁,了解客人的需要,甚至為他們提供協助。
國與國之間的聯繫日益密切,各國的經貿、文化組織仍至於民間老百姓往還情況已不再是點與點之間的接觸,而是面與面的整體互動。加上無遠弗屆的各國媒體訊息,使國門裏面發生的事情,將會讓全世界都看得到。
外交問題,國家形象,不是外交官員的責任而已,舉國上至官員,下至百姓,都應體認到這份責任;大家代表的是“馬來西亞”,莫讓辛苦建立的國際情誼,毀於一小撮不顧大局的國民手上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